這個應該是所有老板、店長、人事部
最最最不愿理聽到詞語
這將意味著
又開開始面臨大大小小的招聘會
篩選無數份大同小異的簡歷
更重要是又要重新開始栽培
一顆“幼芽”
其實每一個在工作的人
都會有“離職”這個念頭
特別是在工作了半年或者1年的員工
放任優秀員工離開,定然不對
所以幫助員工定位分析
才是重中之重
第一步:先問離職原因
這應該是所有離職面談的通用語言不過
但是這時員工不見得會說心里話
尤其是對于不常見的HR
本就帶著離職“怨氣”的員工
更不會和你“掏心窩子”
所以這個問話基本只能作為開場白而已
第二步:不強求挽留
作為80后,特別是90后員工
在離職面談時
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思想
“你說吧
我看你怎么說
我才不吃這一套”
這時HR需要拿出自己的專業
站在脫離于公司的角度
幫助其員工分析狀況
以做出正確的決定
對于90后來說好的誘導能換來更大信任
第三步:以發展、薪酬、環境
三要素來幫其分析現有情況與將來情況
分析每一個可能導致離職的因素
并不會雪上加霜
反而能讓員工能清晰的認識到
公司是在真正的幫助他
而非忽悠他
▲發展問題
1、向員工提出瓶頸期概念,并分析原因
一般1年是職業生涯中容易離職的時間
產生瓶頸期的原因在于“關注點”發生了變化
比如剛進公司時
關注點在于適應
適應新環境、新人際、新工作
每一天都充滿了新奇感
但工作1年左右,工作已上正軌
關注點逐漸變為發現問題
工作中的阻礙、人際上的阻礙
這眾多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出口
就會成為離職的導火索
2、突破“瓶頸期”創造并發現新的關注點
一般人在遇到問題時
通常的第一本能就是逃避
但這并不能從根源解決問題
不管去到任何一家公司
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
我們只有為現有工作創造更多的關注點
才能避免陷入無限的苦悶
比如可以多參加公司的培訓、興趣活動
試著了解除本崗位的工作之外的
其它關聯工作等
▲薪酬問題
采取“避重就輕”的方法
薪酬要談
更要讓員工了解到
薪酬高低并不能完全說明一個人的能力一樣
薪酬的高低也并不能完全反應當時的現狀
挖井人長期努力后如果沒有挖到泉水
這時
一種人會選擇繼續往下挖
另一種人會選擇放棄轉頭
放棄的人并不知道
自己離結果就只差一步
要給員工分析公司目前薪酬組成結構
客觀分析公司薪酬優勢
▲環境問題
如果我們改變不了環境
那就先適應他
積累自己的能力
然后再去改變它
為員工分析現有工作環境與人際關系
強調團隊氛圍
引導同事、上級對其的認可和幫助
如此一步步溝通
相信就算員工最后還是要離開
也一定會對HR、包括公司
有一個非常良好的印象
至少作為公司人事部門
要做的這些并不局限于完成一次離職的
例行面談而已
如果把員工看做朋友
他一定會回饋你更多
最起碼我們也維護好了離職關系
不是嗎?
同類新聞資訊
相關評論
共0條 [查看全部]